
正德十五年(1520)七峰下潮之在泥沟,建张氏宗祠(此祠在新溪会宗祠建成之前,是七峰聚集点,是先前之七峰宗祠之一,现只在新溪行祭。)。光绪廿五年,距今已497年。

雍正三年(1725),御前特等侍卫玄孙张灿为始祖祠立匾额报本堂官至武显大夫,清浙江黄岩总兵,正二品。后迁瑞安协镇。从二品。

左匾,万历己未科1619年, 明朝进士福建名人张士良的进士匾,其同窗是(同科举人),1612年举人澄海知县钱梦松,(即泥沟《张氏宗祠》四字书写者,潮汕70%《张氏宗祠》四字,皆出自此人之手。)

(相传原悬于石门楼埕,后再移至老祠)。反清复明领导者。为明末清初之有名汉民族文化的主张者,称为明朝遗老。右匾,清朝嘉庆十一年海阳县张中阳族亲也来吾张氏宗祠设教,嘉庆十三年上京参加戊辰科会试考中中式二百二十名进士,任刑部主政,当年送来“进士”封匾悬挂宗祠

至清朝末年,七峰下潮之秀陇锦峰公后裔张五云(成梁)县长又增拔元匾等。泥沟村张氏宗祠已经悬挂十八块封匾,至今保存完好,这在潮汕地区实属罕见,也是前些年泥沟村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的重要前提

取消清明宗庙祭祀布告
夷改乡中惯例。每逢清明佳节,内之宗庙,外之坟茔,概行祭祀。窃思际斯国难时期,对于繁文缛节,皆宜删繁就简,以节省冗费,而补救经济之恐慌。兹集众开会,议决坟茔之祭扫,则仍旧例;宗庙之祭祀暂行取消。俟妖氛忏减,国家宁谧,然后恢复惯例可也,特此布告。俾众周知。
张氏宗祠布

《赈济粮食缘起》
盖闻为善至乐,好施贵及其时,积德降祥,耗费本非浩大。尧夫助麦,千秋插作美谈。黔敖济饘,万民咸称盛德,施者本非有意,受者能不感怀。今者狼燧方兴,妖氛未熄,港口封锁,物价高昂,瓮牗绳枢之内,嗟粒食之无存,鸠形鹄面之徒,求勺饮而不得。若袖手旁观,快睹饿夫之菜色,坐视不救,欣闻穷巷之啼声。则抗战前途,治安来日,有不堪设想者矣。且济粥疗饥恤粮苏困,左邻已经行之在先,吾族岂可瞠乎其后,伏望吾族志士仁人,富商巨贾,本己饥己溺之心,宏民胞物与之念。痌瘝在抱,慷慨解囊,庶枵腹贫民,咸沾仁浆之赐也。谨启。

历史在前进,泥沟村的宗祠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裔孙

2004年泥沟村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英歌舞之乡”称号

2010年10月27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举办
“中国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研讨会”在泥沟村举行

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

泥沟村祠堂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历史悠久,现实意义极大。

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这一文化将继续为召唤乡贤回归,凝聚人气强国圆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