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个访问者!]
网站首页
张姓组织
祖地组织
世张组织
各地组织
张姓文化
始祖文化
学术研究
家风文化
祠堂文化
古迹遗存
艺苑天地
张姓名人
历史名人
当代名人
族事活动
祖地活动
世张活动
各地活动
公告通告
新闻资讯
祖地资讯
各地资讯
张姓宗族
宗谱简史
宗祖探源
寻亲信息
功德馨苑
功德榜
聚福池
祈福殿
祭祖预约
网上商城
您的位置:
首页
>> 始祖文化
始祖文化
你想追溯我们张氏的祖先吗?(一)
发布时间:2016-10-19 08:16:29 作者: 点击:10874次
[关闭本页]
贵姓?姓张,弓长张。这是所有姓张的人对自己姓氏的“张”字的诠释。
《说文解字》把张字也解释为“张,施弓弦也,以弓,长声”。
《辞源》中说:“凡施弓弦皆曰张,罗取鸟兽曰张。”
“张”还是二十八宿之一,为南方第五宿。
那么,姓氏中的“张”与“弓”、“长”与二十八宿的张宿,又有怎样的渊源和关系呢?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中国姓氏这个大题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根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期,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氏族的称号。而氏则出现于后来的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是古代贵族标志和宗族系统的称号。
在原始的奴隶社会时期,姓与氏是既关系密切,又用途不同的两个标志。人立姓以别于族群、以别于禽兽;氏则用来区别贵贱。正如《通志·氏族略序》所记载,“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左传·隐公八年》中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祚之土,而命之氏。”其大意为:帝王立功德之人为诸侯,据其出生血统赐予姓,分封土地,并具地以命氏。可见姓重血统,氏重地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奴隶社会逐渐被封建社会所代替,特别是自秦汉以后,中华一统,封建社会制度的确立,姓与氏便开始合二为一,混合使用。在后来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姓氏早已突破与每个人的姓名相关,单纯标志着人种遗传的范畴,它更深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姓氏最初的来源主要有“因生赐姓氏”、“因德赐姓氏”、“因地赐姓氏”三种。
“因生赐姓氏”是血缘传承的标志。
“因德赐姓氏”是其具有特别的建树,重大的发明,是文化文明的标志。燧人氏发明了火,称为燧人氏;伏羲发明了庖厨,称为庖牺氏;炎帝发明了农业,称神农氏;少昊发明了金星历,称金天氏。
“因地赐姓氏”就是以发祥地为姓氏。黄帝祖居轩辕之丘,则称轩辕氏;长于姬水则称姬姓;颛顼于高阳而起,称高阳氏;帝喾于高辛兴起,称高辛氏;尧因封地在唐而烧陶,称陶唐氏。
张姓是中国的第三大姓氏,是中国最有影响力,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今天,张姓后裔已近亿计,约占当代中国人口的7.1还多,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至少有71个张姓子孙。可以说:在广袤而古老的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就几乎会有张氏子孙的足迹。
民间素有“张、王、李、赵遍地刘”之说,足见张姓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何等的显赫、荣耀;张姓一族是何等的强大、昌盛。在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中,张氏一族,精英辈出,人才济济,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篇篇浓墨重彩,灿烂辉煌而又沧桑厚重的华章。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张姓历代名人1741名,占名人总数的3.83,列各姓氏名人的第三位;张姓著名的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4.95,排在第三位;张姓著名的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4,排在第二位。
“张”姓是一个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的古老姓氏。现在,让我们踏着先人的足迹,从远古传说时代起,来追溯我们张氏祖源;寻觅“张”与“弓”、“长”的历史渊源。
分享到:
张姓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93-3318337、17839301999 濮阳县张姓研究会
地址:濮阳市挥公大道挥公陵园院内 邮箱:
备案编号:
豫ICP备202202424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92802000132号
[关于我们]